Wednesday, August 8, 2007

沉迷

我很喜歡沉迷的感覺﹐無論是沉迷于人或事物﹐我就是很享受這種執著的沉迷感。自我懂事以來﹐我都很清楚我曾經沉迷于什麼﹐因為我很難才會對某種事物有著沉迷的感覺。。我曾經沉迷于偶像﹐沉迷于一個人過日子﹐沉迷于沉默。有些事物的沉迷感已被我戒除﹐有些則到至今還是沉迷當中。

我在中二開始喜歡日本文化和音樂﹐到現在還是無法抽離﹐沉迷度有增無減。我完全了解自己喜歡的原因﹐不是所謂的崇日心態或是偶像現象﹐而是欣賞他們對音樂的尊重和創意。日本為什麼沒翻版﹐就是這麼一回事﹐他們對藝術家和知識產權的尊重是連西方國家也無法比較的。喜歡的歌手也以日本歌手為主﹐早期的濱崎步﹐到現在的中島美嘉﹐宇多田光﹐平井堅﹐ Hyde & Gackt。他們的歌陪伴了我大半的人生。

也應該是初中開始吧﹐沉迷于可樂。不知何時﹐為何﹐就開始收藏可樂還有其周邊商品﹐我並沒有非常積極和瘋狂的收集﹐而是一切隨緣。我沒想過把所有可樂都收集完﹐因為就是所謂的缺陷和不完美才讓收集可樂的玩家們玩的不亦樂乎。當一個人擁有了全世界的可樂﹐他就從此失去了追求的意義。我喜歡可樂的文化﹐它讓使用者開心。一想到可樂﹐大家就會聯想到精彩的廣告策略﹐時而無厘頭﹐時而正經﹐但往往都會讓大家會心一笑。成功的品牌推銷策略﹐讓可樂成為地球的特征之一。雖然它對健康其害無比﹐但它也的確在我們的生命中占著或多或少的回憶﹐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沒有可樂的參與的。可樂對大多數人來說是開心的象征﹐可樂讓他們開心和放松。可樂把糖++一氧化碳變成一個幸福的味道﹐還真的很奇妙。可樂讓全世界有著共同語言。身邊的朋友為我購買的限量版﹐總讓我開心好久﹐這是我和遠在他國的好友聯繫的方法之一。一直到現在﹐當收藏的瓶瓶罐罐越來越多的時候﹐真的很有滿足感呢。。

日劇對當時代的我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。看過的部部日劇中﹐我迷上神啊﹐請給我多一點時間。到目前為止﹐我一共看了4次﹐每次看的感覺都不一樣﹐每一次都帶給我驚喜。這部劇對我影響很深﹐我在我人生的叛逆期看過後﹐從此就不一樣了﹐我無法想像當初如果我沒看這部劇﹐現在的我會怎樣。這部劇讓我的人生和心靈起了變化﹐是我人生中重要事件之一。因為沉迷﹐我開始瘋狂地收集有關商品。電影原聲專輯﹐原著小說﹐琴譜我都設法得到﹐最後讓我在網上標到了CD和琴譜﹐到現在我還是視它們為寶貝。因為此劇﹐讓我認識了SENS﹐他們是當時數一數二的電影配樂家﹐電影配樂舉足輕重﹐沒了美麗的旋律﹐多面感人的畫面也只剩下黑白。另外一部劇-愛情革命﹐也讓我迷了好久一段時間﹐當中的愛情觀與我的不謀而合﹐深深的影響我。每隔一段日子我總是習慣性地追看﹐因為每一次的觀後感都讓我找回自己。


電臺伴著我整個中學時期﹐對我很重要。988對當時的我來說算是我對外界的通道之一。當時麗葉﹐文康和施宇的節目對我的影響也很深﹐在他們的節目中學習的事情讓我孤單的心靈得到了慰籍﹐沒有他們﹐也沒有今天的我。聽電臺讓我變得大膽﹐讓我突破。麗葉的旅游經驗讓我的翅膀慢慢成長﹐讓我嚮往自由飛翔﹐滿懷夢想。1999年﹐我第一次打電話至電臺﹐那時候曹格第一次上電臺﹐當時的他才要推出在本地的第一張專輯﹐原則上來講﹐應該是未正式出發的他﹐還沒被公眾認識。他在節目上彈唱﹐聽得我非常陶醉﹐在開放線路時﹐我打進了﹐聽筒傳來嘟嘟的聲音﹐聽得我心裡不停地顫抖﹐文康一聲喂﹐你好﹐另我小鹿亂撞。我和曹格的對話內容到現在我還記得﹐我說“你的聲音很特別﹐聽得我好感動﹐我會支持你的﹐你要堅持噢就因為他的堅持﹐今天的他終于被大家認同了。從那時開始﹐打電話上電臺是我唯一的寄託。我開始沉迷打電話和DJ藝人聊天﹑玩游戲﹐贏了好多的獎品﹐有了非常好的回憶﹐那時候唯一的期待讓孤僻的我找到了出口。


音樂﹐雜誌﹐書和電影﹐是我這一生人都不可以或缺的東西稱作是精神糧食會比較貼切一些。認真想一想﹐我的確大半的花費都花在它們身上呢。村上春樹的書就象聖經﹐讓我愛不釋收。VOGUE﹐BAZAAR﹐MINA是我的流行聖經﹐每個月必看﹐不然就象與世界脫軌﹐無法溝通。音樂也每天必聽﹐不然就靈魂出殼﹐行尸走肉般。我一向來喜歡聽CD﹐因為總覺得CD聽起來比較有質感﹐MP3不知為何總是不到味。但現在開始覺得帶著DiscmanCD還蠻累人的﹐所以開始接受了MP3。因為MP3被壓縮了﹐比較容易庫存﹐攜帶MP3機也很方便﹐所以MP3機取代了我的Discman﹐成為外出必帶品。但購買CD的慾望還是有增無減﹐因為購買CD是對音樂人最起碼的尊重。真正沉迷于電影是在KL唸書開始﹐每隔兩天就會去電影院報到﹐除了王晶和周星馳﹐多數上映的片子我都會去看。我偏愛鬼片﹐驚悚片﹐歌劇類﹐有時候也愛看外語片。我偏愛一個人看電影﹐因為不受身邊人的影響才能真正體會電影想表達的事情﹐感動流淚或開心地狂笑也不會因身邊的熟人而有所顧慮。到現在我還是喜歡一個人看電影﹐對我來說﹐一個人看電影是很個人的享受。

從2005年開始﹐我沉迷于百老匯﹐Broadway。沉迷于The Phantom of the Opera。那時候的我偏激況又發作﹐電影院看了兩次﹐電影正版DVD﹐普通和精裝版Soundtrack﹐正版琴譜都占為己有。那時候覺得Andrew Lloyd Webber是個恐怖的音樂天才﹐現代莫扎特﹐因為每一首曲子都讓我雞皮疙瘩掉滿地﹐一直到現在﹐每一次聽都震憾得發抖。因為他﹐我開始對他作曲的百老匯經典的作品做了research﹐知道越多﹐越是覺得他根本不是人﹐他應該是外星來的﹐因為牛頓﹐愛因斯坦也是外星來的。說來很懸﹐因為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﹐讓我喜歡上了費翔﹐沒錯﹐就是那位叔叔級的費翔。他那時配合電影再度復出﹐出了百老匯專輯﹐翻唱Webber的經典作品。那時正在网羅有關商品的我當然有殺錯勿放過﹐而且我對他很有好感﹐覺得他是個實力派﹑帥氣﹑有風度的叔叔。買回家聽﹐天﹐不得了﹐中毒了﹐我愛上他了。果然是實力派﹐才會到美國以普通人身份參與Miss Saigon Broadway的演出﹐被Webber邀請與Sarah Brightman演出。 他那把磁性﹐扎實的聲音聽的我快溶化了。因為瘋狂地愛上他﹐我生平的第一場演唱會給了他。我孤身只影到雲頂﹐租房間﹐觀賞他的演唱會。那一晚﹐歷歷在目﹐烙印在我心底﹐他那把象CD機播出來的完美聲音讓我感動了好久﹐到現在還是非常的難忘。看來到現在我的毒素還真的一點都沒被消除掉呢。。

現階段的我﹐沉迷于NANANana算是我第一部追看的漫畫﹐是一部很有感覺的漫畫。我在還沒吹起Nana旋風時﹐已經超級沉迷于這部漫畫了。當知道由我的女神主演開始﹐就更期待電影的上映﹐因為我覺得她根本就是娜娜的化身﹐除了她﹐不會有更適合的人選。看電影版﹐當然會意猶未盡﹐兩個小時當然不可能把14集的內容交代清楚﹐但真人般電影確實能讓虛擬的故事變得更現實化。電影拍得中規中矩﹐但美嘉的神韻真的像及了大崎娜哪﹐美嘉演活了我心目中的娜哪。由去年開始﹐日本播出了Nana的動漫Anime﹐我得知後更是High到不行﹐因為Anime會把漫畫中的每個細節交代得很清楚﹐更不會象電影因真人和漫畫角色不搭而影響心情。看後的確會感覺到很真實﹐Anna Tsuchiya Olivia Lufkin 的歌聲分別演活了漫畫中的NanaReira﹐聽了真的有點雞皮疙瘩。現在的我每個月都在追看日本連載的Nana和定時在Youtube收看Nanaanime。真的是有feel到不行。


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偏激狂﹐是個極端分子﹐黑白分明的執著怪家伙。偏激的我往往會嚇到身邊的朋友﹐但可能我是個雙牛屬牛兼金牛座﹐這種偏激極端基因與生俱來﹐大家習慣就好。我極端沉迷于的事或物﹐通常會堅持蠻久的一段日子﹐想要做的事情總是恨不得一定要做到。有時候就是因為這無所謂的鑽牛角尖心態弄得我呼吸困難吧﹐果然﹐雙牛性格的我很難頂吧。。。